|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布依文化简介

布依文化简介

关键词:水头寨,相表,说亲,坐家,送祝米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开阳旅游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kyzxadmin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5762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水头寨进寨仪式


    开阳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份,距贵阳市城区66里,国土面积2026平方公里,全县辖6镇10乡119个村(居)委会,其中民族乡3个、民族村20个,布依族、苗族聚居的自然村寨375个。少数民族人口4.6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22956人,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48.56 %。其余51.44 %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龙岗、城关、南龙等乡镇。少数民族人口中,布依族24802人,苗族19772人,仡佬族、土家族等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2726人。布依族主要聚居在南江乡、禾丰乡清龙河沿线。
    布依族族源和族称
     开阳地处黔中。开阳布依族一由南北盘江下迁,一由红水河上徙,汇集在土地肥沃、森林茂盛、水源富足、适宜开田种稻的大小坝区,早具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开阳布依旗向来以自己是开阳的土著民族自居、自称“土家”,把汉族称为“客家”一一外来人。
      开阳布依族在族源和家谱记述中,普遍说自己的祖先是洪武年问(1 368~l 398)调北征南时从江西湖广随军而来。这科 “外来说”有两种原因:一是由于历代统治者一贯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如“土人”不得任用为官,不准参加科举考试等等,于是布依族中的上层人物,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出路,利用与外来汉族的关系,  “同姓联宗”,被迫隐璃了自己的族籍和祖籍;二是同化于布依族的外来汉族官兵中,文化比较发达,于是利用他们的文化优势,在家谱记述中强戴上自己的原籍,把自己说成是布依族的主体,天长日久,讹传至今。现在开阳一些布依族地区,原本是同族同姓同宗,但有的报为汉族,有的报为布依族,原因均出于此。
    布依族语言和文字
    布依族自古就有自己的语言。直至光终年间(1 874—1 908)开阳布依族仍讲布依语。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布泰语支,与壮语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因语音关系,布依语划分为第一土语区、第二±语区和第三土语区。开阳布依语属第二土语区。
    布依语称“我、你、他”为“故、蒙、代”;  “老人”男的叫“保”,女的叫“奶”,“你老人”叫“蒙卜涝”;  “公”叫“报”,  “大公”叫“报涝”,  “父亲”叫“补”,“母亲”叫“米”;  “柴”叫“坟”,  “米(饭)”叫“豪”,“油”叫“育”,“盐”叫“国”:“烟”叫“燕”,  “酒”叫”涝”,  “茶”叫“吓”,  “抽烟”叫“更燕”,(“更温”);“喝酒”叫“更涝”,  “喝茶”叫“更吓”,  “吃饭”叫“更豪”,  “吃早饭”叫“更埃”,“吃中午饭”叫“更林”,  “吃晚饭”叫“更肴”;  “家”叫“然”,  “走”叫“拜”:“猪”叫“暮”,  “牛”叫“外”,  “水牛”叫“夺外”,  “黄牛”叫“夺锡”,  “马”叫“麻”,  “鸡”叫“介”,  “狗”叫“吗”。……
  由于开阳布依族人口少,且居住地域广而分散,与汉族交错杂居,历史上由于接受汉文化的需要,以及为了民族间生产、生活、交际上韵方便和回避民族歧视等原因,讲汉语的就
越来越多,并逐步普及,说布语话的人就越来越少,导致布依语逐渐消失。现在,开阳布依族除少数老年人还会说布依语,少数中年人还能听幢部份布依语外,95%以上的布依人都不能讲自己的语言,无论在家里还是在社交活动中,都统说汉语,语音与汉族仍有差别。
    布依族人口分布
    开阳布依族有6208户、24802人,分布地区主禾丰乡王车、王姑、石头坡、窑炭孔、松毛山、谷顶生、一碗井、中院、麻窝土、芭蕉弯、恳司、水头寨、头目寨、典寨、竹林寨、黑桃坪、铜鼓坡、红岩、大围坎、冷水河、麻窝寨、山闹、土竹、香树、穿洞、白沙坡、前寨、岩背后、谷光、马家坪、屯尾巴、白果树、下坝、谷顶架、小岩口、岩下寨、河湾、平寨、凤凰寨、郎鸡田、奔塘、烂坝、潘家院、卢家岗、芭蕉寨、下芭蕉寨、岩脚寨、白幡寨、滴水岩、高枧、金官庄,陶坑、羊午、大山、上翁初,下翁初、令架、蓝家寨、铁厂、新寨坡。城关镇石头、鱼上、顶兆。 城关镇的杉木庄、何家庄、岩脚寨、石头困、土老坝、谷寨、小龙门、松林、河底下、岩脚土、两寨、谷顶甲、博旺、新桥、大寨、桃子窝、上铺上潮、大林、大岩、洗马塘、干塘、奇网、干榜、苦六坝、小河,龙岗镇的苗寨、大寨、新寨、苏家寨、光村、中院、洛坝田、苦竹林、甲若、野猫洞、上拐、中拐、大顶卡、枧槽坝、杉木冲、黑石头、下寨、大面寨、小面寨、游鱼井、中院、坪上、庄巴、翁隋、甲二寨、谷丰、谷子田、苗寨弯、熊寨、大田、榜上、拐堕、十三寸、新庄、拐广、水井弯、大翁林、大磨石、顶丙、萄家寨、后坝、林坡、利庄、鱼秋坡、平山、顶羊、尹家岩、小竹坑、桃花寨、祖比、黄金树。
    居住环境
    布依族村寨,多建在依山旁水的地方,背山面水,林木掩映,大田大坝,水源丰富,土地肥沃。
    布依族建村建寨,除选择自然美外,还具有在村里村外、房前屋后栽:芘果、种竹木的好传统,尤其喜欢种银杏树一一白果树,几乎每个村‘寨都有几棵上千年的白果树,被誉为“村树”、  “神树”。
    布依族自古以来是聚族、聚姓而居,即一个村寨几十户、上百户几乎都是一族一姓,同宗。异族、异姓而居的情况极少。如石头乡博旺、大岩、大寨、大林的王姓;双流乡杨柳庄的黄姓;禾丰乡水头寨、王姑、石头坡的罗姓;王车的陈姓;典寨的程姓;龙广乡马家坪、下坝、香树、穿洞的姚姓;河湾一带的陈姓;哨上乡高枧的蒙姓;坝子乡大寨的张姓;新寨、苗寨的罗姓;杉木冲、顶卡的莫姓;水口乡拐广的韦姓;林坡的陆姓;翁昭乡班家院的班姓等等,奠不如此。
    住房建筑
    布依族住房一般坐北朝南,光线好,曰照长,基础石和阶坝用细钻青石砌铺,细致、平整,刻以花木、鸟类图案,或福,禄,寿、喜字样。
    布依族古房建筑为“干栏式”术房,分上下两层,人住其上,畜关其下。楼上过道四周以“车木”装饰,形立式或格式,亦雕以花鸟图案。
    现代布依族住房有木板房,砖木结构,钢筋水泥材料建筑,有平房,也有楼房。住房和厩房分建,一般由正房,厢房组合而成,正房立于中央,一般为三间、五间、大者为七
问、九间,择单忌双,讲究对称。正房两侧配以厢房或畜厩,形“三合院”,家境富余的人
家,正面还砌砖墙,或垒石墙,筑土墙,加配“朝门”,形“四合院”。
    正房中间称“堂屋”,其三分之一处隔一壁设“神龛”,贴祖宗牌位,逢年过节在此祭祖。  “堂屋”不住人,禁置脏秽物件,不准在堂屋内吐痰,更衣,平时不开大门。  “堂屋”外各间均隔为两室,称“内室”和“外室”,“内室”供家人住,  “外室”接待客人,或设火堂,因此也叫“客房”,厢房楼上常年备有客铺,专供客人住宿.
    生活习俗及礼仪
    饮 食
    开阳县布依族地区盛产水稻,故以大米为主食,部份地方大米、苞谷兼半。有小米、高梁、红薯、洋芋、乔麦等副食作物。
    布依族以糯米、糯食为珍品,过年过节要打上百斤、甚至两三百斤糯米粑,做上百斤的“涝糟酒”,还制作糯米面、耙颗、粑片、米花、炒米等,常年备用,送礼也以糯米制品为贵重。
    誊饮自怍的米酒或苞谷酒,此酒度低而不淡,味醇香,性长,除历史上个别时期外,家家常年酿酒,盛以坛、饮以碗。
    饮食方式和习惯与汉族大同小异,唯善用“火锅”,喜食狗肉;家中来贵客,即使有菜有肉,也要宰一只鸡,以示尊重。各色于菜、酸菜、泡菜等,其色、香、味别具一格。
    待人接物
    布依族尊老爱幼,谦逊、好客、重仁义。小辈对老辈,长者,无论是当面言谈或背后议论,都忌直呼其姓名,均以爹、妈、公、婆、哥、嫂、姐、弟、妹相称,否则被视为无老无
少无家教。佳肴珍品要敬奉老人,老人又让给最幼者。入席要请老人、长者、贵客坐“上八位”。老人举杯、动筷喊“请”,全席方可饮酒动菜,席间不得将筷子平放桌上,可拿在手中或斜放于碗、桌之间。席上互相捻菜,接菜时要双手递过碗去。为客人添饭要双手接碗,又双手递到客人手中。
    楼下有客人或老人在座,妇女和小孩不得上楼。从老人或客人面前过,要喊声“对不起、从你面前过!”
    途中遇人,相识和不相识,都主动打招呼,互相让路。
    一家有事,寨邻相帮。一户来客,举族迎请,团结和睦,互不相欺。
    爱清洁讲卫生
    布依族有旬格言叫“笑脏不笑补”。爱清洁,讲卫生是这个民族的良好习惯。布依族男女老幼,春夏秋冬,衣着整齐,衣、裤、鞋、袜、被褥、蚊帐经常烫洗;室内室外,经常打
扫,室内无蛛蜘网、阳尘吊,村头村尾无垃圾、无粪便,布依人家和村寨时常保持清新、舒适、悦目的环境.
    服饰及其演变
    开阳布依族服饰发展变化较大、乾隆(1 735—1 Y95年)以前男女老幼仍着本民放服装,以后由于受汉族服茆的影响和时代的发展而逐步发生变化。现在开阳布依族除农村中老年妇
女还着”父母装”,包白帕、青帕外,男装及青年女装已趋同汉族。
    布依族古装,女上穿大襟衣,衣领及沿边绣花或镶以织锦(拦于);下着百折裙,裙边以银制品装饰,头包青帕。男着青布长衫,大管裤,亦包青头帕。妇女绑裹腿,脚穿头尖、
刺绣、镶锦的“母鸡鞋’,劳动时男女都穿细耳草鞋,头戴细篾斗篷。(称桂花斗篷)拴圈腰。
    嘉庆(1 79G~l 820年)以后,为适应生产的需要,女逐渐易裙为裤,裤管脚边沿刺绣或镶锦,分童装、中年装、老年装三种。童装不分男女,着布衫、长过膝,皆戴帽,顶绣以猫、兔、鸡、鸭等动物图案,后缀两条长布须,额以玉或银制品为“帽符”,刻有“长命富贵”、“长命百岁”、  “福禄寿喜”等字样。中年穿大襟小袖短上衣,老年穿大襟大袖长衫,唯有不同者,女衣长过膝,男装长予足,中老年皆穿大管裤。
    民国年间,中青年妇女已改着“父母装”,男性中青年改穿对襟衣,唯老年人还着古。
    民国以前,布依族女性皆留长发、辫长辫。婚前辫端系以红绿纯或扎红布带;辫垂于脑后或孥于头上。婚后易垂发、盘发为结发,即将长辫挽结于脑后,外套以结网(网用马尾编织而成),结横插以银或玉簪,上插一金属签,签头缀有翡翠,玻璃珠等红绿色发光物,叫“转(读chuan)心花”。中青年妇女多包白头帕,系围腰,手带玉或银镯、盖指。中老年男
子和妇女皆包青帕或丝帕,进入民国以后,布依族青年妇女逐步剪长发,留短发,男青年逐步舅“中山头”,戴缎子小帽。
    布依族妇女装向来讲究对比协调,注重黑白色分明,深浅适当,尤喜用浅兰、淡绿、净白布料。
    进入80年代后,除部份中老年人还着古装古俗外,开阳布依族男女青年均着“时代”服婚姻家庭习俗。
    布依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民国以前偶有为“传宗接代”而“娶小”的情况。
    自由恋爱,自由结婚是布依族的传统婚姻,在买卖、包办、强迫婚姻十分盛行的封建时代仍然如此。它既是自由的,又是庄重的,俭朴的,因而是幸福的,美好的。
    相 表
    “相表”意同汉族的“谈恋爱”。布依族“相表”是未婚青年男女之间利用赶场天或节日聚会走亲等良机,男邀男伴,女约女友,以对歌的形式进行。
    “相表”一般要经过一两年相互了解,加深感情的过程,都用对歌来表达。
    说  亲
    通过“相表”达到互丢“把凭”,仅是男女双方的情愿,男家还要请媒人到女:疗家去“说亲”一一征得女方父母的同意。
讨八字、合八字与回八字
    女方父母收下“欢喜酒”男方家要择个吉日请“行媒”向女家要姑娘的生辰岁月,叫“讨八字”。男家请“八字先生”将姑娘的生辰岁月与后生的生辰岁月排算、对照,看他们是否能合为夫妻,叫“合八字”。  “八字”相合,称“相生相存”,可以配为夫妻;不合称“相生相克”,不可配为夫妻。无论“相存”或“相克”,姑娘的生辰岁月都用红纸包着由“行媒”送回娘家,叫“回八字”。
    “回八字”时,如“相存”,则随同带去“水礼”一份,  “水礼”即酒和肉,数量不等,女家宴请族中长老。如“相克”,则送衣料布一段,不加水礼,不举行任何仪式,两家自行停亲,男女终止爱情关系.
    送    期
    “送期”是男家请八字先生择定结婚的吉日恬,拟好期单,用红纸包好由”行媒”向女方父母报告婚期,并征得他们的同意。一旦女方父母同意就收下期单,称“接期”。
    结    婚
    布依族结婚,男家要为姑娘备制六套服装(叫衣禄),包括头巾、衣、裤、鞋、袜,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一样不少,其中含一套冬季服装,在结婚头一天连同l 2斤滔、1 2斤肉、红喜烛4对、香9柱、虔帛适量、火炮2团,公鸡一只请押礼先生和介绍人隆重礼送女家。女家陪送铺笼帐盖若干,家具一套(含衣柜、桌椅、火盆)和母鸡一只。民国以前有钱人家还送牛、送马、送田地,叫姑娘牛,姑娘田。
   坐    家
    布依族女子结婚第一次到男家,男女不同宿,新娘由送亲姊妹陪伴在男家住三天后即一同回娘家。半年或一年之后,男家才派亲(堂)弟妹把新娘接回来。要接三次,第一次在男家三天:第二次住五至七天;第三次住十天至半月,以后姑娘才不用人接,来去自由,叫做“坐家”,此前叫做“不坐家”。现在这种习俗已有很大改变,婚后不一定要一年之后男家才去接,有的只须接一次就坐家了。
    送  祝  米
    “送祝米’’就是给小孩送穿的,给“坐月婆”送吃的。外婆将女儿婚前购置的针线,用一口大红柜子抬去,要当着男家的亲友一一点交男家母亲,一是显示娘家物资丰厚,二是显示姑娘针线好。家亲内戚主要送鸡、蛋、甜酒、糯米、面条等食物,也有送衣物、布料的,在小孩出世后的第三天、第五天或第七天送去。送祝米酒的人数,家族大的一、二百人,家族小的五、六十人,送鸡上百只,蛋上千个,糯米、面条上千斤。衣物布料数十件或数百件。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851-87223918 传真: 邮箱:2115160018#qq.com
地址:贵州省开阳县城关镇开州大道云开国际1栋4楼6号 邮编:550300
Copyright © 2004-2024 开阳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