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详情

作者:蒋兵


孔子把人分成了四个等级


        【国学经典】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论语·季氏》


        【译文】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这句话的意思比较简单,就是说,天生就懂得,那是最牛X的人。天生不懂,但我们通过努力学习,懂得了,这要次一等。我们首先没有学习,等我们遇到麻烦了再去学习,这又次一等。但是,如果你已经遇到了麻烦,却还是不愿意去学习,那么对不起,你就要成为最愚蠢最下等的人了。


        孔子生活的时代,因于分封体系的等级制度非常森严。比如对宗庙祭祀的规定,孔子就多次强调: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天子可以有七庙,诸侯可以有五庙,大夫可以有三庙,士可以有一庙。而普通的老百姓,则不能有庙。还有,不同等级的人,他们坐的车是不一样的,他们的葬礼规格是不一样的,甚至他们的穿衣戴帽也是不一样的。


        在这里,孔子通过学习,把人分成了四等——这种分类的办法,并非没有道理。


        孔子是大成至圣先师,是圣人。在今天,他甚至成了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但我总觉得,孔子本人从智商来讲,应该是一个很普通的人。而孔子本人,也从来没有把自己归入第一等次。所以他说,他只是一个“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


        他对自己的概括,就是勤奋好学——他自己,属于“学而知之”那一个级别。


        那么,谁能够达到“生而知之”的级别呢?我认为老子可以算一个。


        史记记载,孔子在拜见了老子之后,回去给他的弟子们说了一句话:


        【国学经典】“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你看,对孔子来说,老子这个人的智慧,是他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存在,是他摸不着门道的一种存在。


        但是,后来的孔子,作为儒家的大师,作为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他所创造的成就,是了不起的。这是为什么?这就是他自己的勤奋,他自己的学习。用今天的话来讲,他是真正做到“终身学习”的第一人。


        所以,孔子用他的实际行动,来诠释了他的“学而时习之”,诠释了他的“传不习乎”、“学而知之”等具有深刻内涵的理念和价值追求。


        通过如何学习,孔子将人分成了四个等级。他自己属于第二等级的人——他通过自己后天的学习和努力,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成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圣贤。


        你呢?


        你如果是第一个级别的人,我想我们可以不用坐在这里来一起学习《论语》,学习孔子。如果你不是第一个级别的人,那么,第二个级别,你达到了吗?


        第三个级别呢?


        当你“困”的时候,你学了吗?


        我们的人生之“困”有很多。关于工作、关于家庭、关于自己的奋斗、关于父母的敬养、关于子女的教育、关于自己的未来等等。


        我相信,上述所有这些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困”过我们,甚至就正在“困”着我们。我们所有的这些“困”,在圣贤的书里基本上都可以找到答案。


        可是,“困”了的你,去圣贤的书里寻找答案了吗?


        如果没有,那么,按孔子的分类,我们排在了第几个级别?


系统提示】活动采用客户端投票和微信投票两种方式,客户端投票1票抵微信5票,参与用户可根据实际自行选择。(投票数据自动更新到网站)
目前客户端及微信总票数:514  票    查看投票排行榜
本站官方客户端投票参与方式


  • 点击机型或扫描二维码安装开阳在线客户端
  • 本站官方微信投票参与方式

    微信关注“xxx”(微信号:xxxx),发信息“xx此处关键词xx”来参与投票。
    您也可以在微信中发送“投票1871311”直接为作者:蒋兵投票
    提示:客户端投票可额外使用投票卡进行多次投票哦!
    您好,您还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之后才能留言 (还可输入500字):
    您需要登录后方可留言 点击登录 | 注册 您也可以使用QQ登录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已有2279人参与活动
    投票活动截止:2021/4/21 23:59:59

    公告动态

      活动赞助支持

      关于本站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留言 | 版权/隐私 | 城市联盟

      电话:0851-87223918 传真: 邮箱:2115160018#qq.com
      地址:贵州省开阳县城关镇开州大道云开国际1栋4楼6号 邮编:550300
      Copyright © 2004-2024 开阳在线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京ICP证B2-20190844号  京ICP备090218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