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古寨清江绕旧事——国宝马头寨 文/刘毅

  • 朝哥
楼主回复
超级版主论坛元老
  • 阅读:2752
  • 回复:5
  • 发表于:2013/2/20 9:21:59
  • 来自:贵州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开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古寨清江绕旧事——国宝马头寨

——走进神奇开阳

□刘毅    



    清水河边,百花山腰,有一座依山势而建的古老村寨,这便是坐落在贵州省开阳县境内的马头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元、明两朝贵州土司——水东宋氏的底窝坝总管府遗址,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是布衣文化和汉文化高度融合的典范,也是水东土司文化的缩影。

    寨子前方是美丽富饶的良田环境,背后有绿油油的百花山富硒茶场,古寨之中古树参天、郁郁葱葱,井泉汨汨、清溪流淌,青石、鹅卵石铺就的道路,顺山势而行的阡陌小路,记录了从宋代末年至今的玩世不恭百多年悠悠岁月。

    整个古寨距离清水河面4080米高,面朝悬崖和陡坡,背靠大山脚下,仿佛是一个与大自然浑然天成的巨大露台,“露台”上面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人影婆娑,仿佛人间仙境。寨子中的居民以农业为生,有二百多户人家,共一千多人口,其中有一半多姓宋,他们都是当年水东宋氏的后裔。

    一条缓缓流经寨中的小溪将古寨天然分割咸南北两部分,南部平缓,北部陡峭,走在纵横交错的小径间,看着风格鲜明的古老民居建筑,你能感受到汉文化与布依族文化在悠久岁月中的完美融合,也能感受到风格独特的地方特色。

错落有致,悠悠远远



    站在高处可以俯瞰到寨中层层叠叠的“人”字形黑瓦屋顶,错落有致、气势恢宏。民居多为干栏式的四合院或者三合院,院中以青石铺墁,古色古香,从正房大门走进去是正厅,两旁是厢间,有对厅等。古民居为木质结构,房屋各处随处可见精致的雕刻花样。

    像这样的古民居在马头寨中约有90多栋,房屋在采用汉族民居的木质结构的同时,大胆采用了颇有布依族特色的装饰风格,比如左厢前部外侧的“八”宇朝门,屋大门外加饰的腰门,此外还有雕刻式样中比较多见的“万字形图案……”在布依族文化中万字形图案象征着水车或者幸福蟹花,布依族文化中对水极为崇尚,这些代表了水的象征图案就代表了吉祥和繁荣,多雕刻在窗户和楼睥走廊中。

    与此同时,门窗装饰图案中也会发现很多汉文化象征图案,如二龙抢宝,双凤朝阳,福禄寿……摸索着古屋中木雕栏杆拾阶而上,给人某种似曾相识的错觉,这样两种文化风格的混搭配在几百年的悠久岁月中历久弥新。

    这样的古民居多建于明清时期,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以及不时袭来的战火纷飞,马头寨古建筑群大多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它们见证了古寨的兴衰史,见证了古寨人民所经历的繁荣与动荡,是—部立体而又生动的史书。

    早在唐宋时期,布依族的先民从黑羊大箐(今贵阳)迁居到清水河两岸,元明时期逐步形成了马头寨、新寨等“底窝八寨”的仲家聚居区。所谓“仲家”是对布依族的古称,仲家住水头,客家住街头“,这生动地体现了早期各族人民的居住模式,住“水头”的布依族先民崇尚水、敬重水也就不难理解了。

无尽沧桑  悉数承载历史



    马头寨初名“杨黄寨”,形成于宋朝末年;元初至元二十年(1283)杨黄寨中设有“底窝紫江等处总管府”,属今贵阳管辖。

    元大德五年(1301),今开阳酉土官宋隆济因不满朝廷对西南各民族实施的残暴统治以及沉重赋税,率领布依族等各族人民4000多人起兵反元,攻下了当时杨黄寨内的“底窝紫江等处总管府”,两三年间抗元力量不断;仕大,发展成为了元代历史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规模最大的抗元运动。

    然而深为百姓之苦所苦的抗元领袖宋隆济却遭受其侄宋阿重出卖,于元大德八年(1340)被生擒献给了朝廷,宋阿重“卖亲求荣”升了大官,统帅底窝紫江等处总管府;元中期“底窝紫江等处总管府”改为“靖江路总管府”,随着宋阿重的迁入,其子孙也有一支迁入底窝,从此宋氏家族于此地不断繁衍生息,日益壮大。

   明朝初年“靖江路总管府”改为“底窝马头”,由于水东宋氏归顺于明朝又多为有功之臣,因此得以继续管辖此地,此后世袭官职长达五代之久,当时的底窝总管府的癖管便是宋氏后代的旁支宋德茂,他也是现在马头寨宋氏的直系祖先。所谓“马头”是布依族先民“仲家”聚居区的管理单位,由于当时的杨黄寨属于宋氏家庭所管辖的十二马头之一,此后的杨黄寨即被称为“马头寨”,一直沿用至今。

    天启二年(1622),水东宋氏土司宋元华、宋嗣殷父子反明,明军攻破总管府,古寨被烧成了一片瓦砾,崇祯三年(1630),宋嗣殷被擒斩,次年水东宋氏及其旁支宋德茂的后裔等十二马头头目之职均被革除,  自此结束了水东宋氏在此地长达五代的统治;清咸同年间,天下大乱,贵州人民在白莲教的影响下爆发了以何德胜为首的黄号军起义,同治三年(1883)九月二十八日,黄号军攻破底窝坝,古寨又遭重创。

    光绪初年,宋氏族人渐渐发达兴旺,在族长宋永的倡导下,议筹资金兴建宋氏宗祠;民国二十四年(1935)四月三日,中国***领导的红军长征路过此地并驻宿马头古寨,古寨曾被国民党的飞机炸掉一角,红一、三军先后经过禾丰,并在马头寨留下了三处数十条红军标语,如今仍有二十多条清晰可辩,后人可见当年红军长征的浩荡与气势,革命先烈所留下的宝贵印记更是给古寨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历代风云变幻,兵不息,改朝换代,征战不休。从杨黄寨到马头寨,从起兵抗元到归顺明朝再到攻反明朝,这里的人们世代更替,命运起伏,宋氏家庭历经百年兴衰沉浮。

承继悠远  阔步未来



    马头寨在漫漫无尽月长河里飘摇至今,它仍保留着些许当年的印记,如元代宋阿重之墓,明代反明土宫宋万化之墓,还有元代底窝紫江等处总管府遗址,红军标语等。岁月更替,也事变幻,马头寨曾经几度遭到破坏,寨内建筑仅存元明石基以及少量的砖木建筑,现存的古建筑大多为清代后期所重建的,其中,朝阳寺大殿建于乾隆二年(1737),兴佛寺重建于光绪二年(1876)

    兴隆寺是古寨人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每逢重大喜庆时节,村民们聚集于此,载歌载舞、花灯齐放、热闹非凡。兴隆寺初建于底窝总管时期,当时整座寺院规模庞大气势恢宏,正殿、下殿、厢房等共有二十余间,基石均为细工雕铸。

明末动乱之时为兵火所毁,大清康乾盛世时,宋氏和涂氏共同重修正殿五间,改为家庙供奉祖宗,取子孙发达之意,名“兴隆寺。咸同之乱的时候,“兴隆寺”,从此供奉佛像,四季香火不断。

    每逢岁月或节日,呜钟击鼓,敬告天地,警告苍生,避邪就吉,顺应天意,大吉大利。解放初,庙宇再次被毁,改革开放,在兴隆寺第四任住持张永莲大师的主持下,恢复了庙堂。2002年,群众集资修了下殿,上为戏楼。兴隆寺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洗礼,经历了几代人的精心修缮,便有了如今的模样。

    马头古寨拥有得天独厚的优美风光,它与大自然协调共生了数百年,它养育了勤劳勇敢的人民,这里的人民也在用自己的智慧的双手书写着古寨的历史。

    布依族人民与汉族人民相互融合在这里,创造出了风格独特又富于包容性的文化风格。寨子不仅仅经历百年沧桑,记载着这一片土地的兴衰历史,它还将在未来的漫长岁月里继续款款而行,它向世人娓娓道来,仍将是无声无息而又荡气回肠的美妙传说……

 




  
  • 雨丝
超级版主论坛元老
  • 发表于:2013/2/20 10:02:54
  • 来自:贵州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我分收藏了!谢谢楼主,也谢谢刘作家付出的心血让我们分享!
(0)
(0)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 漂泊
监察巡核论坛元老
  • 发表于:2013/2/20 14:24:36
  • 来自:贵州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百读不厌!
(0)
(0)
实实在在的活着,做实实在在的事。
  
  • 朝哥
楼主回复
超级版主论坛元老
  • 发表于:2013/2/20 16:51:59
  • 来自:贵州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值得好好保留的村寨
(0)
(0)
  
  • 未名
论坛管理员论坛元老
  • 发表于:2013/2/20 17:04:27
  • 来自:广东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文化是信息时代的灵魂,没有文化就没有未来!码头寨的悠久文化是开阳的财富,有待发掘!这方面我们做得很不好!!
(0)
(0)
  • 妞妞
荣誉版主论坛元老
  • 发表于:2013/2/21 10:13:34
  • 来自:贵州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终于了解了马头寨的历史了!蕴含丰富历史与文化的马头寨,应该将其推出开阳、推出贵州,推出国门!
(0)
(0)
风轻,云淡,想念你的微笑。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